注塑成型过程中,由于模腔某些位置未能产生足够的压力,当熔体开始冷却时,塑件上壁厚较大处的体积收缩较慢而形成拉应力,如果TPE/TPR塑胶制品表面硬度不够,而又无熔体补充,则TPE/TPR塑胶制品表面便被应力拉陷,这种现象称为缩水
缩水现象多出现在模腔上熔体聚集的部位和制品厚壁区,如加强筋、支撑柱等与制品表面的交界处注塑件表面上出现缩水现象,不但影响塑件的外观,也会降低塑件的强度。缩水现象与使用的塑料种类、注塑工艺、塑件和模具结构等均有密切关系。
(1)塑胶原料方面
不同塑胶材料的缩水率不同,通常容易缩水的原料大都属于结晶型塑料。在注塑过程中,结晶型塑料受热变成流动状态时,分子呈无规则排列;当被射入较冷的模腔时,塑料分子会逐步整齐排列而形成结晶,从而导致体积收缩较大,其尺寸小于规定的范围,即出现所谓的“缩水”。
(2)注塑工艺方面
在注塑工艺方面,出现缩水现象的原因有保压压力不足、注射速度太慢、模温或料温太低、保压时间不够等。因此,在设定注塑工艺参数时,必须检查成型条件是否正确及保压是否足够,以防出现缩水问题。一般而言,延长保压时间,可确保制品有充足的时间冷却和补充熔体。
(3)塑件和模具结构方面
产生缩水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塑料制品的壁厚不均,典型的例子是塑件非常容易在加强筋和支撑柱表面出现缩水现象。此外,模具的流道设计、浇口大小及冷却效果对制品的影响也很大,由于塑料的传热能力较低,距离型腔壁越远,则其凝冷却越慢,因此,该处应有足够的熔体填满型腔,这就要求注塑机的螺杆在注射或保压时,熔体不会因倒流而降低压力;另一方面,如果模具的流道过细、过长或浇口太小而冷却太快,则半凝固的熔体会阻塞流道或浇口而造成型腔压力下降,导致制品缩水。